空腹服,又称平旦服,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。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空腹服用,以利于充分吸收;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,以使药物迅速入肠,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。
饭前服,一般指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药。病位在下,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,应在饭前服药,以使药性下达;治疗胃肠疾病,也宜在饭前服药,以避免药物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。
饭后服,一般指在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。病位在上,如治疗心肺胸膈、胃脘以上的病症,应在饭后服药,可使药性上行;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,也应在饭后服用。
睡前服,一般指在睡前30分钟左右服药。补心安神、镇静助眠的中药多在睡前服,具有缓下、润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,以增强药效。
此外,驱虫药应隔夜服(睡前服1次,次日早晨再空腹服1次);泻下药在大便得解后应立即停服;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;调经药一般经前或经期服用。
药温、药量与服药频次如何把握?
陈述指出,汤剂一般情况下宜温服,药液晾至30℃~40℃时即可服用。解表、祛寒和活血通脉的药液应趁热服下;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吐类药,可以待药液冷却后服用。服药剂量一般每次以服用150~200mL为宜。发热患者服清热解毒药时,药液可稍多些;儿童和危重患者,服药量应少些。就服药频次而言,一般汤剂是每日1剂,早晚分服。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~4次;如感受外邪(疫戾之气)高烧不退者,可4小时服1次发汗解表药(不分昼夜)。
服中药需要哪些忌口?绿豆会解药性吗?
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、黏腻、辛辣等食物,喝中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茶、咖啡、牛奶或豆浆等饮品。民间也流传着“绿豆解药性”的说法,古今本草著作均无“绿豆解药性”的说法,分析这一问题可从绿豆的性味和功效入手。绿豆性味甘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暑利尿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中暑烦渴、体内热毒炽盛所致的痈肿疮毒等,在古代也是用于服食金石丹药、辛热毒烈的草木药及食物中毒的解毒良药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,绿豆可以消解温补中药的部分药性,但对寒凉中药而言可以助长其清热之力,而不是解所有中药的药性。
汤药太苦,可以加糖或蜂蜜吗?
有人为掩盖汤药难以下咽的苦味,会在汤药里加红糖、白糖、蜂蜜、甜叶菊等矫味。,以上矫味剂应逐一分析、酌情应用:甜叶菊为天然矫味剂,具有生津止渴、降血压的作用,常用作儿科药的矫味剂,可以适当使用,但血压低的患者则应慎用。蜂蜜是一味具有补中润燥、解毒止痛功效的中药,也是炮制中药常用辅料,大蜜丸、水蜜丸等中成药的制作亦离不开蜂蜜。喝中药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蜂蜜矫味,但糖尿病患者则应严格遵医嘱。红糖、白糖、冰糖等均为蔗糖不同品种,红糖中还含丰富矿物质等。喝中药加蔗糖,可能与中药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,从而影响药效,因此不建议使用。服用中药加矫味剂并非“小事”,很多矫味剂本身也具有药物属性,如与治疗大方向相左,则可能削减药效,因此应咨询专业医师。
地址:济阳区纬2路112号 联系电话:0531-84211026 版权所有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 鲁ICP备2023020274号-1 中文版: 鲁公网安备 370125020003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