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部”说是“中医经典”中最为公认的提法。“四部”所指书目不同,主要构成差异在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《难经》或“温病”,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则相同。亦有从医家角度阐释“四部”,将“四部”理解为“四圣”之作,如《四圣心源》之“医有黄帝、岐伯、越人、仲景,四圣之书”。其中张仲景占据4种中的2种经典,或可理解为从临床出发的“四部”,这可能是四部经典的最早提法。
1.含《神农本草经》的“四部”说
正式提出“四大经典”一词是在1955年第一届“西学中”班,该学习班强调必须学习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”,书目为“《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”。1960年第一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包括《黄帝内经讲义》《伤寒论讲义》《温病学讲义》等,指出“本教材取材于四部古典医籍——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和历代名著的基本内容”。1964年第二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则新增《金匮要略讲义》。
此“四部”说立论目的在于体现学术体系的系统性。医学体系和药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,这两个体系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,共同构成中医学术体系,全面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。药学体系将《神农本草经》认定为最早的植物药经典;医学体系以《黄帝内经》之“理”为基础,张仲景经典占据一半,辨证论治重在“方从法出,法随证立”,张仲景从“法”与“方”两方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,证明含《神农本草经》的“四部”说对临床经典的重视。
从“神农尝百草”至《神农本草经》成书,起初零散的本草与经方知识合为一体,归入经方类,经方与医经各自承传。张仲景基于《黄帝内经》六经分类理论,参考《汤液经法》著成《伤寒杂病论》,改变了长期以来理论与临床的分离局面,至此融针灸、本草、医经、经方于一体的中医学全系统建立,构建了辨证论治的学术范式。《医学源流论》云:“其论病,皆本于《内经》,而神明变化之;其用药,悉本于《神农本草》,而融会贯通之;其方,则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,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。”现代研究者基于成书年代、医学理论体系、辨证论治体系形成过程分析,认为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当为“四大经典”。
2.含《难经》的“四部”说
此说最早见于1979年《中医学基础问答》,指出四大经典为“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”。此提法或与“三部”说有关,其演变历程体现于历版《中国医学史》教材。“三部”说即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,最早见于《中国医学史讲义》(北京中医学院,1964年)。第2、3、4版《中国医学史》均持“三部”说,第5版则增加《难经》,第6版正式称“四大经典”。
该“四部”说基于学术流派统一性,认为秦汉之际医学流派主要有扁鹊学派、黄帝学派和神农学派。秦越人是正史记载的首位医家,扁鹊学派是当时影响深远的学派,这从《天回医简》可窥探一二。有研究者提出《天回医简》或为扁鹊医经的部分内容,《难经》应是扁鹊医经的一部分。《天回医简》之“上经”“逆顺五色”提及“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”,“下经”指出“起百病之本,死生之分”等,主旨与“方技略”之医经小序重合,成为与《黄帝内经》比肩的现存医经“双臂”。
此说突出《难经》的经典地位,并未动摇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的权威性,将张仲景著作合二为一。《伤寒杂病论》以“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”为原则,合理客观面对临床实际,既有舍证从脉,也有舍脉从证,脉证结合,开“辨脉论治”先声,是运用脉学的方式将医经和经方进行融合的集大成者。经方著作如《五十二病方》《治百病方》等,其主治病证下并未见脉象描述。医经则不同,有研究者指出“扁鹊在学术上的贡献是脉学的创立”,并将“黄帝扁鹊之脉书”定为“战国时期扁鹊学派的著作”。《难经》前二十二难皆论脉诊,《天回医简》乃扁鹊脉书,其“上经”数次引述“敝昔曰”,与《难经》可作互证。现代研究者基于《难经》的历史变迁、寸口脉诊等方面,认为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当为“四大经典”。
地址:济阳区纬2路112号 联系电话:0531-84211026 版权所有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 鲁ICP备2023020274号-1 中文版: 鲁公网安备 37012502000367号